我眼中的 DaoCloud

在各种技术聚会上,总有人走过来问:“你是Fiona吗?”每每得到肯定的回答,他们总是一副惊奇的表情。也难怪,Docker本来就是一个新生事物,知道的人并不多,而我更是圈内的新人——百分百零技术背景。

好在技术圈子对我这样的小白很是宽容,也承蒙大家的支持,勉强在2014年交出了一份还算令人满意的答卷: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多个城市举办了Docker meetup;10月份将大神Jerome请来中国在Container Conference发表keynote演讲;和James Turnbull谈好The Docker Book的翻译并协助人邮将这本书引进出版。

自从泡在几个Docker技术的大牛群里后,整天耳濡目染,我很期待在中国本土能出现使用Docker的创新产品,并对此满怀信心。不过,我没想过,和DaoCloud的初遇,竟然是通过一篇文章。当时我关注孙宏亮同学在InfoQ的Docker源码分析专栏,有一天发现某篇文章中留的作者邮箱从浙大的邮箱变成了daocloud.io的后缀。好奇的我马上就“社会工程”一番,可惜当时互联网上关于这个团队和产品的信息极少,我不得不败兴而归。

于是,当DaoCloud的创始人主动联系我,告诉我他们的愿景时,我兴奋了起来。

2015年2月2日,作为即将加入DaoCloud的一员,我走出虹桥机场,以社区产品经理的身份,与团队见面。

 

未标题-1

与想象中的创业团队不同,DaoCloud并不怎么年轻。尽管有初出茅庐的孙宏亮同学和几位更加年轻的开发及设计拉低平均年龄,但用“创业大叔团”来形容,竟然更是贴切。这些大叔们可不得了,各个在顶级科技公司浸淫多年,深谙技术,内外兼修。EMC、VMware、微软、甲骨文,这些原来我顶礼膜拜的牛人,突然之间距离这么近,近到我可以调侃他们双手上因为常年写代码而磨出的老茧。

但是工作起来,大家是极认真的。15个人的团队,12个技术,整个办公室里工程师气氛浓得简直化不开。时常看见几个开发躲在会议室里,对着某个功能的实现方式畅所欲言,白板上的文字擦了又写、写了又擦,层层叠叠。等他们带着满意的笑容回到座位上,又回到沉默寡言、埋头写代码的样子。

作为非技术人员,看技术产品总似雾里看花,于是借着会议间隙,拉住DaoCloud的技术带头人,让他来给我安利一下,也方便我将来写文章大(实)肆(话)吹(实)捧(说)。

罗比,本名陈齐彦,加入DaoCloud之前是EMC中国研究院的总架构师,云平台及应用实验室的创始人。谈及创业的初心,这个安静的美男子。。。激动了起来:
容器这东西和当年Hadoop一样,是互联网技术对企业IT技术的逆袭,Hadoop改变了大家处理数据的惯性思维,容器或许引发的地震会更大。容器不仅仅是对计算资源的隔离和划分,更是对整个软件开发流程的重新定义。
企业IT时代的软件,形式是静态的,开发商按照产品的模式销售,买回去装上不蓝屏就是成功。互联网时代的软件,形式是动态的,技术驱动业务发展,软件变成了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围绕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都发生变革。快速开发,快速迭代,快速部署,Docker为代表的容器适时出现解决了这里面的顽疾。如果说代码和它编译的二进制文件是软件过去的交付件的话,将来软件的交付件是容器,它代表着代码和它的运行时成为了软件新的交付件标准。
放眼看当下国内的大环境,企业在解决了IT化的需求后,也都在摸索如何互联网化。但是在IT化和互联网化之间,还有着一道鸿沟。如何弥合这个鸿沟,帮助企业在互联网浪潮中站稳,是DaoCloud团队给自己定的社会责任。
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都是搞虚拟化和分布式系统出身的,老革命的经验和视角对接到Docker这个新问题上还是很和谐的。另一方面大家舍弃了原来安逸的大公司也可见Docker的魔力有多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希望将来有机会与更多的开发者分享我们的经验。

一切豁然开朗,这不应了墙上那句话:“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It’s just not evenly distributed yet”,this is DaoCloud, where docker lives。

不知不觉,和罗比从随意聊聊变成了促膝长谈;手机闹铃不合时宜地响起,提醒我应该赶去机场了。24小时快闪上海,这篇回京飞机上仓促成文的博客,向外界展示的,还只是DaoCloud的冰山一角。这个神秘的团队和他们在埋头开发的产品,尚有更多的谜底等待去被发现。

给大叔们一些时间来憋几个大招吧。

3月,春暖花开,我们再见!

Untitled

DaoCloud 公司简介:「DaoCloud 道客」云原生领域的创新领导者,成立于 2014 年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致力于打造开放的云原生操作系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品能力覆盖云原生应用的开发、交付、运维全生命周期,并提供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多种交付方式。成立迄今,公司已在金融科技、先进制造、智能汽车、零售网点、城市大脑等多个领域深耕,标杆客户包括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汽集团、东风汽车、海尔集团、屈臣氏、金拱门(麦当劳)等。目前,公司已完成了 D 轮超亿元融资,被誉为科技领域准独角兽企业。公司在北京、武汉、深圳、成都设立多家分公司及合资公司,总员工人数超过 400 人,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和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并入选了科创板培育企业名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aoCloud道客博客 » 我眼中的 DaoCloud

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