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客船长带你直击 KuberCon + CloudNativeCon 2017 D1 现场,为你答疑解惑。 CNCF 和 Kubernetes 的发展形势几何?顶尖技术大会落地中国?云原生技术又有哪些新突破?
➤ 前言
12月的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北美站与 4 月的 DockerCon 一样,都在数十年前就作为全美半导体中心的奥斯丁落地。以 Kubernetes 项目为代表的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就如同一辆列车驶离站台的逐步加速一样,迅速地集聚着动力,吸纳了诸如 AWS、Oracle、Microsoft、VMware 等科技领域的“大佬“的加入。
KubeCon + CloudNative,作为由 LinuxFounndation /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发起的最盛大的会议,将来自世界各地的超 4000 名 Kubernetes 大牛、开发者、厂商和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 Kubernetes 和 CNCF 项目的现状和未来,同时也聚焦着世界各地关注云原生领域的目光。
➤ 序幕
KuberCon + CloudNativeCon 2017 的奥斯汀会场布置的风格十分的金属工业,同时又独具科技感。全场超过 4100 位参会者,在全球直播观众的瞩目下,共同期待着活动的开始。甚至可以在不同社交媒体照片里发现,在浓郁的技术氛围中,等待的程序员们仍然持续 coding 的身影。话不多说,让我们率先感受下现场的气氛:
➤ 多方面诠释现有的生态格局
突然之间,主屏幕的设计元素不再随着欢快的开场音乐跳动,KubeCon + CloudNative 也正式拉开序幕。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执行董事 Dan Kohn
不出意料,首发 KubeCon + CloudNative 2017 keynote 的,是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执行董事 Dan Kohn。他用“Kubernetes is the Linux of the cloud”正式开启了他的演讲。


他表示,Kubernetes 作为 CNCF 的核心项目之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工具,在容器编排领域成为事实意义上的标准。通过 Github 上显而易见的数据,表明 Kubernetes 增长态势的迅猛。


同样的,Dan Kohn 也通过一些海量的数据可视化图示,从 CNCF 的成员、赞助商和产品服务方面等方面细数了 CNCF 的快速成长。公布了包含 DaoCloud 在内,通过 CNCF 一致性认证的 42 家厂商。
➤ ➤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的下一站是中国上海
伴随着中国的云计算厂商越来越多地成为掌握和支撑顶尖开源技术的中坚力量,Dan Kohn 在演讲开始不久便宣布最新的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将驶向中国上海,引发了现场的一波小高潮。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2018 China 预计于 2018 年 11 月 14-15 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无疑是对中国技术实力的认可,同时也造福了更多中国的本土程序员共赴这样顶尖的国际技术盛会。
➤ CNCF 项目更新细节收录

接棒 Dan Kohn 继续 KuberCon + CloudNativeCon 的,是来自 Microsoft Azure 的软件工程师也是大会联合主席的 Michelle Noorali,她领衔 Buoyant 的 CTO Oliver Gould、Treasure Data 的开源软件工程师 Eduardo Silva 和 Kausal 的创始人 Tom Wilkie 为我们带来 CNCF 的 14 个项目的更新情况,下面是截取的部分内容:
➤ ➤ Kubernetes
容器编排工具 Kubernetes 1.9 即将发布,支持 Windows 工作负载,使得空间更为开放。
➤ ➤ Prometheus


容器监控工具 Prometheus 2.0 发布,性能更为卓越:CPU 使用率下降三倍,磁盘空间占用缩减两倍,I00 倍减少 IO。
➤ ➤ linkerd
Oliver Gould 现场演示 demo,发布 Conduit ,它是一种轻量级的专门为 Kubernetes. V0.1 支持 gRPC 和 HTTP/2 而建的 servicemesh。
➤ ➤ CoreDNS
服务发现 CoreDNS 1.0 发布,可以作为 Kubernete 1.9 中 kube-dns 的直接替换。
➤ ➤ Containerd
容器运行时 containerd 1.0 发布,通过稳定的 API ,完整的存储和分布式系统支撑 Docker 和 OCI。
➤ ➤ Fluentd
数据收集器 V1 发布,sub-second 的分辨率,原生 TLS / SSL 支持,优化缓存,用于 Windows 有更好的支持,更好地支撑 Kafka 和其他数据流的应用程序。
➤ 公布最新容器项目 Kata Containers,解决安全隔离性问题
在开源云计算技术蓬勃发展的几年中,OpenStack、Kubernetes、Container 无疑成为了改变云计算格局的三项关键技术,但是这三者之间在技术上仍然存在一个空白:容器运行时强安全隔离的同时保持精简尺寸以及轻量级,以及如何能够很容易与 OpenStack 和Kubernetes 两大平台集成从而获取多租户以及统一网络和统一存储等诸多好处,这个空白阻碍了用户从中获取更大价值。


在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的核心 keynote 上发布的一项新的开源项目,Kata Containers,让以往容器与虚拟机之间速度与安全的两相取一,变为鱼与熊掌兼得。


Kata 可以使用户同时拥有虚拟机的安全和容器技术的迅速和易管理性,解决了容器跑在裸机上面的安全隔离性问题。通过最底层的隔离并涵盖了 intel 的 vtx 等和 hyper 的技术,让项目可以屏蔽硬件差异并且和 OCI speciaification 和 Kubernetes 容器运行时标准兼容,在支持标准镜像格式的同时具有强隔离、轻量级以及快速启动能力。
更重要的是 Kata 项目的设计初衷强调了能够无缝、便捷的与 OpenStack 和 Kubernetes 集成的能力,无疑 Kata 项目的发起为 OpenStack、Kubernetes 和 Container 更好的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并为用户从中收益铺平了道路。
➤ AWS 云原生经验谈
keynote 的最后,由 AWS 的 Adrian Cockcroft 带来 AWS 的云原生经验谈。


AWS 的云原生准则
Adrian Cockcroft 表示,如今 AWS 正积极地将 CNCF 集成到服务中,并承诺将更多地迈向开源,ESC 如今管理着数 10 万的集群,其中的一些集群中超过 1000 个容器,他们全部都交由容器网络接口(CNI)进行管理。而对于 AWS 的 Kubernetes 托管服务 EKS 而言, AWS 的重点是使用上游的 Kubernetes 为企业运行生产级的工作负载提供一个平台。
➤ 总结
有用户,就有市场;有变化,就有生机。生态如何,什么又是最适合于你的,而针对企业和客户的策略又将几何,明天的 KuberCon + CloudNativeCon 再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aoCloud道客博客 »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2017 D1: CNCF 新格局与项目更新,新开源容器项目发布